欢迎来到鲁泽科技平台
问题答疑
精品课程
全部课程
学习中心
更多
精品课程
全部课程
学习中心
数图资源
智汇大讲堂
扫码下载Android
扫码打开微信小程序
教师登录
学生登录
精品课程
全部课程
学习中心
教师登录
学生登录
首页 - 课程列表 - 课程详情
返回
模拟电子技术基础(基础部分)
课程类型:
选修课
主讲教师:
华成英
课程来源:
清华大学
建议学分:
3.00分
课程编码:
xtzx0660
课程介绍
课程目录
教师团队
第一部分
s
1.1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
(12分钟)
s
1.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特点及如何学习该课程
(10分钟)
s
2.1本征半导体
(8分钟)
s
2.2杂质半导体
(5分钟)
s
2.3 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
(12分钟)
s
2.4 PN 结的电容效应
(5分钟)
s
2.5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
(5分钟)
s
2.6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和电流方程
(14分钟)
s
2.7二极管的直流等效电路(直流模型)
(6分钟)
s
2.8二极管的交流等效电路和主要参数
(9分钟)
s
实验1-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试
(2分钟)
s
2.9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
(6分钟)
s
2.10晶体三极管的放大原理
(11分钟)
s
2.11晶体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
(9分钟)
s
实验2-三极管输出特性的测试
(3分钟)
第二部分
s
2.12晶体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域及温度对特性的影响
(7分钟)
s
2.13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
(7分钟)
s
3.1放大的概念
(7分钟)
s
EDA应用1-2-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特性的测试
(4分钟)
s
3.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
(13分钟)
s
实验3-放大电路(黑盒子)性能指标的测试
(3分钟)
s
3.3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
(6分钟)
s
EDA应用3-在Multisim环境中电路的搭建
(4分钟)
s
3.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波形分析
(10分钟)
s
3.5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两种实用的放大电路
(13分钟)
s
3.6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
(12分钟)
s
3.7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—图解法
(9分钟)
s
3.8图解法用于放大电路的失真分析
(13分钟)
s
3.9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
(5分钟)
第三部分
s
EDA应用4-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
(2分钟)
s
3.10放大电路的等效模型及其建立方法
(9分钟)
s
3.11晶体管的h参数等效模型(交流等效模型)
(14分钟)
s
3.12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
(9分钟)
s
3.13学会选用合适的方法来分析电路
(8分钟)
s
3.14放大电路中静态对动态的影响
(10分钟)
s
3.15静态工作点的稳定
(10分钟)
s
3.16典型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分析
(10分钟)
s
3.17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
(6分钟)
s
EDA应用5-共射放大电路中电阻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
(2分钟)
第四部分
s
EDA应用6-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
(3分钟)
s
实验4-静态工作点稳定共射放大电路的测试
(6分钟)
s
3.18基本共集放大电路
(12分钟)
s
3.19基本共基放大电路
(7分钟)
s
3.20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三种接法的比较
(9分钟)
s
3.21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
(12分钟)
s
3.22 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
(8分钟)
s
3.23 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(增强型MOS管)
(8分钟)
s
3.24 N沟道耗尽型MOS管
(5分钟)
s
3.25场效应管的分类
(4分钟)
第五部分
s
3.26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
(9分钟)
s
3.27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
(9分钟)
s
EDA应用7-共源放大电路的测试
(5分钟)
s
实验5-共源放大电路的测试
(6分钟)
s
3.28复合管
(12分钟)
s
4.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—直接耦合
(15分钟)
s
4.2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—阻容耦合、变压器耦合
(8分钟)
s
4.3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—光电耦合
(6分钟)
s
4.4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分析
(8分钟)
s
4.5多级放大电路的讨论
(8分钟)
第六部分
s
实验6-两级放大电路的测试
(5分钟)
s
4.6集成运放概述—结构特点、电路组成及电压传输特性
(15分钟)
s
4.7零点漂移现象及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
(11分钟)
s
4.8对差分放大电路的需求分析及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
(8分钟)
s
4.9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
(13分钟)
s
4.10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
(10分钟)
s
4.11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及四种接法比较
(7分钟)
s
4.12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
(4分钟)
s
4.13差分放大电路的改进
(8分钟)
s
EDA应用8-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辅助设计
(7分钟)
第七部分
s
4.14电流源电路—镜像电流源、微电流源
(10分钟)
s
4.15电流源电路 —多路电流源
(6分钟)
s
4.16有源负载放大电路
(11分钟)
s
4.17互补输出级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
(9分钟)
s
4.18消除交越失真的互补输出级和准互补输出级
(9分钟)
s
4.19放大电路读图方法及双极型集成运放原理电路分析
(12分钟)
s
4.20单极型(CMOS)集成运放原理电路分析
(3分钟)
s
4.21集成运放的主要性能指标
(9分钟)
s
4.22集成运放的分类
(5分钟)
s
4.23集成运放的保护电路以及低频等效电路
(6分钟)
第八部分
s
5.1频率响应的有关概念
(11分钟)
s
5.2晶体管的高频等效电路
(15分钟)
s
5.3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的频率响应
(18分钟)
s
5.4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中频段
(5分钟)
s
5.5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低频段的频率响应
(20分钟)
s
5.6单管共射放大电路高频段的频率响应
(8分钟)
s
5.7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波特图及带宽增益积
(8分钟)
s
5.8单管共源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
(6分钟)
s
5.9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
(17分钟)
s
5.10关于频率响应的讨论
(7分钟)
s
EDA应用9-两级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测试
(3分钟)
s
实验7-两级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测试
(2分钟)
第九部分
s
6.1什么是反馈
(7分钟)
s
6.2正反馈与负反馈、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、局部反馈和级间反馈
(6分钟)
s
6.3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
(15分钟)
s
6.4有无反馈、直流与交流反馈的判断
(8分钟)
s
6.5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断
(12分钟)
s
6.6交流负反馈四种组态的判断
(8分钟)
s
6.7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分析
(12分钟)
s
6.8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
(15分钟)
s
6.9基于反馈系数的放大倍数的估算方法
(18分钟)
第十部分
s
6.10基于理想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
(14分钟)
s
6.11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讨论
(8分钟)
s
6.12引入交流负反馈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并改变输入、输出电阻
(13分钟)
s
6.13引入交流负反馈展宽频带、减小非线性失真
(7分钟)
s
实验8-交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
(3分钟)
s
6.14如何根据需求引入负反馈
(12分钟)
s
6.15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及条件
(8分钟)
s
6.16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分析
(9分钟)
s
6.17简单滞后补偿
(14分钟)
s
6.18放大电路中的正反馈
(9分钟)